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>言志有悟>>言志有悟

思维一变天地宽

来源:本站|发布时间:2025-07-07|浏览次数:1

640.jpg

640 (1).jpg

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孙子兵法》

从此岸到彼岸

滨州市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 杨贝贝 

虽然十几年前在乡镇干过团委书记,但是真正系统从事群团工作是在2022年6月到市妇联工作以后。到岗后满腔热情策划实施了“巾帼大宣讲”活动,但是在活动现场,宣讲还没结束,却换来了大姐大娘们的质疑:“姑娘,你整得这些我们听不懂也不想听,就想听听怎么防诈骗!”望着台下纷纷起身的人群,台上的我如坐针毡。

那年的夏夜格外闷热,修改讲稿的电脑屏幕刺得眼睛生疼。妇女思想引领工作怎么更好落地,对于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我是个难题……

踌躇多日,觉得不会就要学,不通就要变。在领导的指导下,我给镇村老同事打电话了解基层需求,向媒体的朋友取经转换文风,网上搜索外地的先进做法……

转机始于重阳节前夕,在社区广场上,当我和其他志愿者们把“投资返利是陷阱”编成吕剧唱起时,二十几个大妈围拢过来、鼓掌喝彩。“有点意思!”“这个管用!”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声、点赞声,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做群众工作的“金钥匙”。

后来,我们策划的围炉夜话、“舞前10分钟”等更多的“花式”宣讲走到了妇女群众身边,更走近了她们心里。“小菜开脾胃,大菜供营养”,同时顺势启动了“品质学习”素质提升行动、“黄河魂巾帼红”志愿服务行动等大活动,让“巾帼心向党”真正落到了实处,经验做法被《中国妇女报》头版头条报道。

到妇联工作整3年了,我愈加清晰地认识到,做好群团工作、群众工作需要站在群众立场、运用科学方法,变单向说教为双向共鸣,变行政推动为凝聚引领,才能更好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。

“山不向我走来,我便向山走去”。作为年轻干部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跨越此岸和彼岸之间的“河流”,不仅做到“为了谁而行动”,更要学会“换作谁而思考”。凡事对调视角、换位思考,是一种思维,也是一种能力,需要我们用好和坚持。

从零散到系统

滨州市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 王耀磊

现在群众几分钟就能办理完公积金提取业务,但是几年前却不是如此便利。

2019年2月,有群众反映“在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的时候,被要求提供房产证、购房合同等材料的复印件,很不方便”,听闻此事,当时在市大数据应用中心工作的我感到很惭愧。房管数据、不动产数据等分落到住建、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,割裂不通,确实给群众办事带来了不便。

问题发生后,我们第一时间联合公积金等部门,开展公积金数据系统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。出台《推进滨州市住房公积金业务“一次办好”实施方案》,决定从统一办理事项标准、加快系统升级对接、强化数据归集共享等方面推动公积金业务“一次办好”,让群众享受最大化便利。

3个多月的时间,梳理整合公安、住建、自然资源和规划、人社等8个部门10余个系统13类公积金业务办理所需数据,依托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实时通联。2019年6月,群众终于告别多个部门复印材料的奔波,通过“一张网”即可完成公积金业务办理,真正实现了“一次办好”。如今,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整合,多项便民服务实现了“掌上办”。

从事信息数据工作八九年了,以前习惯了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,缺谁的数据就找谁,哪里不通就通哪里。随着时代进步,特别是2018年机构改革,省、市大数据部门成立,我愈发意识到万物互联的时代,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,我们大数据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数据资源整合、高效利用,这不仅是服务群众的需要,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。

“江河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”。作为年轻干部,若困于碎片化思维,如同盲人摸象、管中窥豹,终将陷入“解决一个问题,冒出十个矛盾”的泥潭。唯有体系化、系统化去考虑问题、解决问题,方能从“头痛医头”的被动,迈向“经络疏通”的主动。我想,这就是大数据“大”字的应有之义。

从浅表到内里

滨州市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 张  伟

大学学的会计,参加工作之后一直从事财务工作。2018年初我转入业务岗,从事创业担保贷款工作。起初,简单把这项工作当成政策落实的“传送带”,坐在电脑前,按照流程审核材料、核对数据……

“能不能帮忙催催银行快点放款,还等着这笔钱周转呢。”“都两个多月了还不放款,生意计划全打乱了。”,当时合作银行只有1家,面对部分“小微创业”申请者们的抱怨,我单纯地将问题归咎于银行效率不足。然而随着业务推进,电话那头焦灼催促的声音不断传来;甚至有的人申请工作进展到一半,便因漫长的等待选择放弃,转而尝试商业贷款。那段时间我一筹莫展,不断反思: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?如果任由这样,岂不辜负了国家推行这项政策的初衷?领导提醒我,坐在办公室里发愁,等不来柳暗花明,必须走出去、走下去,透过问题表象,找到问题“发病原理”,进而对症下药。

我和同事们奔赴先进地区取经,深入企业和银行调研,最终发现市场机制缺失导致的资源配置失衡是政策落实梗阻的关键,单一合作银行容易形成垄断局面,导致贷款发放量萎缩、周期冗长。

找到“病根”,还要“有药”。我们确立了“引入竞争、优化服务”的变革思路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到2018年底,合作银行从1家扩展至5家,银行间的良性竞争倒逼服务质量提升,贷款发放周期从三个月压缩至最快一周,贷款发放量实现成倍增长。现如今,合作银行已增至8家,服务网点遍布各乡镇,申请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效贷款服务。

“上周申请的贷款今天到账了,刚好可以买新设备了。”“申请简便又有贴息,真是好政策。”……当政策条文真正落地见效,当电脑系统里的数字变为创业者眼中的星光,我明白了我们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执行者,更是无数创业梦想的守护者,干业务工作不能浅表机械的“能办就办,办不了就散”,必须善于探寻工作底层逻辑,深入把政策吃透、把执行过程和环境弄清、把阻隔障碍找准,进而把问题解决、把成效放大。

      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这件事让我领悟到,认识事物如剥笋衣,表面的浮华终会褪去,内里的纹理才见真章。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,无论身处哪个岗位、无论从事什么工作,都不能浅显止步于熟悉熟练,而要以更具穿透力的思维方式去明了内情、把握内核,做到精通旁通。


Copyright © 2025 灯塔滨州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16644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