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领导干部要善于观大势、谋大事,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、做工作。
烟火深处找高义
滨州市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张晓明
“保持人民情怀,记录伟大时代”。何其有幸,十几年前一走出校门就进入博兴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,时时刻刻去感受时代的脉搏,体会图文传播的力量;何其有幸,2024年从市城管局办公室转岗宣传科,在建局20周年之际重回宣传战线,有机会见证和回味这座城市成长的点点滴滴,市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烟火人间。
今年1月,春节来临之际,我们策划《亮起来!“靓”起来!“灯”火滨州等您来》短视频。方案审核时,局领导提出了意见“宣传要有大局观,做到以点带面,拍的是灯,体现的是党委、政府‘为人民管理城市’宗旨理念,展示的是城市温度和生命张力。”
我和科室里的小伙伴对方案几易其稿,提高了航拍镜头比例、拍摄点位增加到81个,每天晚上都穿得严严实实,从华灯初上拍到午夜月明,反复调整镜头找感觉,站在受众角度想效果。当视频发布被市民和外界广为传播点赞时,回忆起这些年城市的变化,全市上下的辛勤付出,“建设品质滨州,让群众有更好的品质生活”这句话在心中涌出,并久久回响。
写的多了,拍的多了,看的多了,愈发感觉到好的宣传作品需要细腻的解析描绘,需要充沛的情感带入,但是最最重要的是立意和角度,是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高处立意、微处取观的阐释逻辑。
“于高山之巅,方见大河奔涌,于群峰之上,便觉长风浩荡”。从笔尖到镜头,从文字稿到短视频,身在宣传岗位,只有树立全局观、大局观,才能找准舆论方向,讲好正能量故事,让人民群众感受时代进步,汇聚推动发展的合力。
让好声音振聋发聩,让回声激发奋进力量,我想这就是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吧。
小小数字皆是千钧大事
滨州市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路江川
大学学的会计,参加工作以后,从税务局到财政局,一直和数字、图表打交道,枯燥又简单,心里就一根弦“算准、算对,不出错。”
2018年初迎来了一个巨大“挑战”,我第一次独立承担市人代会《关于滨州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》的起草工作。当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时,既兴奋又忐忑。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从事全局性工作,忐忑的是深知这份报告的分量——它不仅要向人大代表汇报全市上一年的财政收支情况,更重要的是为新一年的预算安排提供依据。
接到任务后,我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“闭关修炼”。每天早上到办公室,一忙就到深夜,中午也不休息,对近期的市委、市政府重要文件、会议纪要、领导讲话反复研读,对一摞摞预算资料,逐项核对数据,反复推敲表述,生怕情况吃不透、报告写不准,有时候为了一项预算事项与有关部门沟通十来遍。晚上回到家还在琢磨哪个依据更充分、哪个数据需要再确认,生怕因为思虑不周,影响全市发展大局、民生大事。
在现场,当得知财政预算报告获得全票通过时,那一刻的激动和自豪至今难忘,代表的掌声,声声仿佛拍在自己的心上、肩膀上。会后一位了解具体情况的老代表对我说:“小路,你们这份报告写得好,让我们看懂了财政的家底,更看到了政府的决心。”
“财者,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”。那一刻我更加明白,作为财政干部,自己每天忙活数字、图表、报告,不是电脑显示器上冷冷的小小字符,而是关乎地方发展稳定、民生福祉的血脉保障。每一笔支出,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;每一个项目,都承载着滨州发展的美好愿景。
“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”。如今回头望,预算有时带来预期,决算有时彰显决心,数字有温度、有方向、有生命,我们守护的不只是“账本”,更是党和人民托付的巨大信任。
潜桨无声护远帆
滨州市第2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梁 帅
2022年,我从市委办公室文秘科转岗到法规室工作。法规工作细、多、杂,修订审核任务繁重。每一项条款都需字斟句酌、找寻依据,每一个标点都可能影响政策走向、社会反响,每一条内容都关乎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、未来预期,无数个日夜,我都与文件材料、政策法规并相作伴……
2023年7月,市里启动《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》制发工作。我们认真做好前置审核,一方面我们仔细学习上级相关政策文件,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,征求各方意见建议,把好文件内容中的政策方向、法律法规、文字格式等重要关口,牢牢守住规范性文件“不出问题”的底线;另一方面,我们深入基层调研,走进社区、医院,了解群众对生育政策的诉求和期望。
犹记得,为了一个关键条款的表述,办公室里灯火通明,争论声此起彼伏。“保守一点好,不出错是关键。”“要着眼实际和长远,敢于突破解决问题。”两种观点交锋激烈。那一刻,不再是字句的推敲,而是对服务中心大局不同角度的考量取舍。
方案历经多次修改、多轮论证,当那些既体现政策导向、又体现滨州实际、务实可持续的措施正式出台后,当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基层强烈认同反响后,那一刻,我明白了只有“望的远、踩的实”,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、有生命力的政策。
“长空万里,直下看山河”。回首这段往事,作为政策制定参与者、把关者,有面对繁杂工作时的迷茫,有激烈讨论中的踌躇,但更多的是看到政策落地落实、长久有效的价值喜悦。每一份经手的文件,每一次细之又细的审核,每一项“迈步向前”的设计,都是“品质滨州”蓝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。
我想,那些曾经看似平凡、默默无闻的伏案时刻,都因排险除障、描绘未来,而变得意义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