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扣“走在前、挑大梁、勇争先”总基调,以“提升干部内生动力”为主线,聚焦责任虚化、执行粗放、思维固化等治理难题,创新构建责任清单化、工作项目化、考核贡献化“三化”管理体系,通过明责、督责、考责闭环机制,推动工作模式由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作为”转变。
一、责任清单化:建立精准责任体系,破解权责虚化难题
通过细化主体责任、量化责任内容、动态调整机制,实现责任从“抽象概念”到“具体行动”的转化。
(一)构建“四维责任清单”。围绕党建、发展、民生、底线四大领域建立专项清单,将全年工作任务逐项分解,明确责任主体、工作标准、完成时限“三要素”,形成“定人、定责、定时”责任链条。建立“两周一调度、一月一通报”动态跟踪机制,通过清单化管理、节点化推进,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。
(二)强化责任传导机制。实行“四张清单”协同推进,通过定期督查、进度公示、滞后约谈等方式,倒逼责任落实。已开展专项督查1次,推动45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,部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。
二、工作项目化:实施全流程管控,破解执行低效难题
构建“全链条、全周期、全要素”闭环管理体系,切实将工作转化为可量化、可追踪、可评估的具体项目,通过全流程管控,确保任务落地见效。
(一)构建“3511”项目体系。将重点工作细化为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、基础项目三类,建立“新产业+原产业+乡村振兴+城市更新”项目矩阵。对全区54个项目实行“一项目一方案”管理,明确建设目标、实施路径、进度节点,通过挂图作战、节点考核确保项目落地。
(二)创新过程管理机制。建立“立项-实施-验收-提升”全周期管控流程,组建项目建设指挥部强化统筹协调。在项目验收环节实行“三查三看”标准:查台账看过程、查现场看成效、察民意看口碑,确保项目建设既重过程更重实效。考核评价干部现实表现和单位贡献的程度,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、雇员晋级、绩效薪酬等挂钩。
三、教培靶向化:创新干部培训体系,推动干部思维转变
聚焦干部思维转型痛点,探索构建“需求导向-场景赋能-学用贯通”,以精准滴灌推动干部思维破壁。
(一)探索构建“需求导向-场景赋能-学用贯通”的干部培养体系。靶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,聚焦高新区战略产业布局,立足高新区发展需求,加强对新兴事物、新兴产业的专题培训,创新举办了2025年第一期“高新大讲堂”暨AI赋能高效办公及公文写作专题讲座,区党工委班子成员,两街道,区直各部门,各园区公司、平台公司,各派驻机构班子成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,切实以AI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。创新三维实训模式,计划开展产业招商谈判沙盘等情景模拟推演、多部门同题共答、典型案例剖析教学,围绕产业发展、急难险重等问题设置揭榜挂帅制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项目落地、能力提升实效,锻造懂科技、善服务、会创新的复合型干部队伍。
(二)开展思维-视野双核驱动行动。聚焦提升思维视野,以“学习型”好干部引领“学习型”城市建设,结合高新区“城市书屋”资源优势,初步谋划阅读一本思维之书,即《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七大思维》,阅读一本视野之书,即《趋势2030重塑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》,推动领导干部转变思维,提升能力,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。